137-1442-8606

婚姻家事律师
您现在的位置是:粤港澳婚姻家事律师网> > 财富管理 > 财富传承正文

财富传承的七大黄金法则

来源:广东离婚律师   作者:未知  时间:2014-06-16 14:24:53

摘要:  当心!那些围剿财富传承的天然陷阱  英国老太太满意了,我们却摇头了  纵览全书,Bonner先生用十大篇章阐述和分析了家族财富积累、...

分享到:

  当心!那些围剿财富传承的天然陷阱

  英国老太太满意了,我们却摇头了

  纵览全书,Bonner先生用十大篇章阐述和分析了家族财富积累、传承的方法与结构。这些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既有用,也没用。因为从历史上看,中国就没有贵族,也早有“富不过三代”一说,这似乎和书中列举的“富不过三代”有相同之处。但实际上,中国的“富不过三代”,除了财富传承的自然递减因素外,还有中华民族不断延续、传承的农民起义和革命。历朝历代的更替都以“砍头式”的方法剥削前人的一切,即便是和平时期也会有所谓的“文化革命”。中华民族历代“数风流人物”都懂得,为夺取江山,发动社会绝大多数穷人推翻富人,是最痛快的方法和捷径。

  记得二十年前,1993年,本人参与上海金山石化最早的H股国际发行,当时的国际投资者完全不懂中国。当我们在爱丁堡一个城堡里即将完成对一个叫The Widow Fund的基金路演推介时,突然有一位年轻的基金经理叫我们稍等片刻。一会儿,我们居然等来了这个Widow Fund的传人,一位老太太。她本人应该不是寡妇,看上去依然有苏格兰贵族女人的风姿。她提着一个掉了几层皮的黄色牛皮包,拿出一张清朝光绪年间发行的大清政府国债,黄色的宣纸上盖着大清政府的红方印和一位财政大臣的毛笔签字,面额120万英镑。她温文尔雅地用其贵族式的英文问我们:“Could you tell me how l could cash out this bonds,or whether I could use this bond to swap for your Jinshan Petrochemical’s shares?(您是否能告诉我在哪里可以将我手中的这张债券变现,或者我是否可以用这张债券换金山石化的股票?)”

  我们一下全傻了。路演中,谁准备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后来和这位老人还开玩笑说:“喔,太棒了!这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证券,我们认为其收藏价格可能高于其面值,时间越长,价值越大。再过五十年,当中国实现小康社会时,也许会有中国的富人来收购这张债券的。”老太似乎满意地听懂了,边走边点头。

  我们却摇头了。老太太呀,您真不懂中国国情。百年间,中国已先后发生过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建国革命,而后又有“文化大革命”,光是“一切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契约一律废除”的宣言已经宣布过三次了。

  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回答了Bonner先生在第三章关于“财富的传承”中剔除的不可控因素之一——革命因素,可以说,中国先辈将Revolution一词译成“革命”,这个“命”字是非常贴切的。

  “魔咒”来袭,中国富人准备好了吗?

  今天,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人均收入6000美元,已成为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观。在过去的15年间,仅从本人从事的投资银行统计来看,中国企业累计上市融资迈向3000亿美元,一批又一批的超级富翁层出不穷。

  我曾在2007年碧桂园、复星、SOHO中国和巨人网络的上市酒会上说,美国顶级富人排行榜五年才换一次,而中国每个季度都会换位更新。当时,完成一笔十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的上市融资后,可能连个仪式都懒得办。中国那一代企业家,包括王传福、马云、张茵、杨国强、郭广昌、史玉柱、刘忠田、许连捷等等,几年间齐刷刷跻身世界顶级富翁之列。中国人民真的富起来了,我曾经在2009年纽约的一次投资人大会上宣布:“二百年前是格林威治时间,一百年前是美国纽约时间,而今天,China moment(中国时刻)!”

  可历史演进得真快呀。不过五六年后,中国经济到了发展的拐点,(蔡洪平批注1:中国企业家只经历过宏观调控周期,没经历过真正的经济周期。因为在中国,经济周期总是被宏观调控屏蔽掉了,特别是有些调控恰恰是和经济周期与规律背道而驰的,反而加剧了中国企业家对于经济周期的迷惑。)国民经济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企业从创业阶段迈向守业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企业家的老龄化,企业从第一代手中向第二代传承。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摆在了国人面前:怎样传承财富?而这一点恰恰是致命的,因为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家族财富传承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有的只是一个个富有家庭不断衰败、受难的悲惨故事和传说,尤其是在海外华人中。因而,难免出现了近几年来部分资产流向国外寻求避险的“安全性”转移。殊不知,读完此书,您一定觉得这样做其实也不安全。

  富裕他一下子倒下来,会创造一种局面就是很重,像大个子一跤摔下来。现在虚胖,如果要改,需要有一个系统规划,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近一百年来,全球只有极少数的公司从头至尾生存发展延续下来了。自1896年,道琼斯指数拥有的30家股票,只有一家保留至今,而且也只有5%的企业子女能真正接班。这又告诉了我们:

  财富除了其流动性和投资风险不确定外,一定要防止许多天然围剿财富的陷阱:战争、革命、政府滥征税收、政府滥印钞票、机构滥发债券、所谓的慈善、信托计划、艺术品推荐、理财及保本产品、上市公司圈钱、经济和行业周期、企业家自身受荷尔蒙乱指挥而发生的不断情变、子女寄生和腐败、家庭矛盾撕咬……还有一些国家政府官员掌握全部生产要素下的企业寻租,以及寻租后的财富被没收。巴菲特和盖茨也许看到了这一世界规律,所以他们想穿了,把绝大部分资产捐给了社会慈善事业。

  预防“金钱变毒药”,药方何在?

  全书虽然没有完整答案和如何教育我们发扬财富,但有许多事实和经验给人启迪。

  穆里耶兹(Mulliez)家族的成功告诉我们:“家门口的市场”(Home market)是企业之根。显然该家族拥有法国的巨大家业和欧洲最大的平价购物中心,但他们的成功模型和洛克菲勒一样,早上班,晚下班,专注于本地事业。世界90%的经验和教训证明,离开了祖国的根,转移资产于异国他乡,财富和事业将是无本之木。

  另外,他们远离公众视线。我们今天只知道世界五百强的虚名,但我们真的还不熟悉许多像穆里耶兹这样不在公众知名的顶级大公司、好企业,特别是在德国。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财富和事业兴旺超过两百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传承不是金钱,而是后代的才华、知识、信仰、经验与修养。如果把财富传给无能的富二代,这等于用金钱换成毒药,天天毒害他们,让他们闯祸或早亡。

  优秀企业家积累财富的基本规律是将各种生产力要素通过生产、服务和流通变成利润,这些创造性工作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及文化所孕育并决定,而这一切恰恰是人类根本无法传承、复制的。而今天中外一些商学院,似乎告诉人们怎样“复印”更多成功富豪。你见过有哪一位世界五百强的创始人或中国顶级企业家是从商学院培养出来的吗?除了过时案例的分析、培养交际功能乃至“吹牛功能”外,用处几乎不大。(蔡洪平批注2:国内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容易顷刻间把神圣的东西庸俗化、运动化。)

  弗吉尼亚人和瑞士人的贫富差异告诉我们:财富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并不能保证富有。相反,啥也没有的犹太人靠刻苦工作和长期奋斗,反而成为全人类最富有的族群。从这个意义来讲,最好的财富传承还是人的精神和能力,而非物质。

  在我看来,西方人善捐的行为除了宗教、信仰和德行以外,还有其他道理,就是他们对子女只是有限责任,而中国对子女是无限责任。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西方对子女有限责任的文化,反而培养出许多拥有无限希望的第二代、第三代,而中国富贵家庭无限责任的传统,却培养不出有限的未来栋梁。中国大陆才改革开放三十年,不足为例,但香港、台湾的富二代“缺才”现状已是不争的事实。(蔡洪平批注3:不久前,去见了某位港澳年长大亨,问他最近还好吗,他说好啊,但现在他身边只有保姆照料,却没有一个家人。这究竟是为什么?)

  保全财富传承七法

  Bonner还揭示了一些保全性财富传承的方法。

  譬如,比较多种财富传承方法,保留家族生意主业而不轻易套现是一个不错的主张。

  譬如,资产越具有流动性,流失的风险越大,因为市场和政府有着围剿流动财产的本能。通用电气的衰败即是明证。

  譬如,不要因为自身创业的卑贱,而妄想一夜贵族化并去掉了家族创业精神和本色。(蔡洪平批注4: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中国企业家大都有一个共同点:穷出身,吃过苦。杨国强在碧桂园上市时,感冒了都不吃东西,说自己有偏方,要先把病菌饿死再吃饭,因为穷嘛,小时候就吃不起药。所以当我们有了财富以后,要忘掉财富。)挥霍、玩艺术、泡明星、搞离奇虚荣、过一些连自己也搞不懂的生活。上述这一切,恰恰是全球富豪快速消亡的“模板”。

  譬如,建立和维持一个团结和谐、人丁兴旺、身体健康、互相扶持、具有家族文化及品味的大家庭是财富延续的基石。

  譬如,制定完整和长远的信托计划。谦虚地对待每一项不了解的生意和机会是延续家族财富的良好途径。

  譬如,大量购买不动资产,包括矿业、黄金、住宅、商业楼甚至车位,以减少资产因流动性而带来的流失,是保守但却狡猾的明举。

  譬如,建设农场一样的小庄园大本营,远离市中心。(蔡洪平批注5:这点中国人难以理解,也很难做到。)那没有喧嚣,没有欺骗的“黑天鹅”,只有安静的你的田园生活并延续财富。

  最后,套用书里的话:愿,今天中国所有的富庶家庭能超过历代时限,而成功光大财富。

  愿,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家族大本营,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最伟大的家族大本营。

  本文为蔡洪平为《Family Fortunes》中文版所作新书序言,原文标题为“一个中国人写的《家族财富》序言”